欢迎访问山东普创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GB/T 41347-2022柔性包装材料耐揉搓性能的测试方法

浏览次数:34

发布时间:2025-09-29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测试柔性包装材料耐揉搓性能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柔性包装材料耐揉搓性能的测试。


2、针孔:完全穿透柔性包装材料,形成贯穿的、无固定形状和尺寸的小孔。


3、耐揉搓性能

柔性包装材料耐揉搓的能力,

注:通常用揉搓前后材料的针孔数量或气体阻隔性的变化来表征,例如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


4、原理

按照一定的频率和行程对包装材料进行往复旋转与压缩,以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包装材料可能受到的揉搓,用包装材料揉搓前后针孔数量或气体透过量(率)的变化来表征。


5、包装材料抗揉搓性能检测仪器

普创科技自主研发的RCY-01揉搓性试验仪用于柔性材料耐揉搓性试验测定,为柔性材料耐揉搓性检测及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及数据参考。本揉搓仪器主要结构包括直动轴、旋转轴和支撑臂,仪器可实现长行程揉搓与短行程揉搓两种方式。

揉搓试验仪.jpg

6、柔性包装材料耐揉搓性能试验方法

(1)试样:

1.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平整、均匀且无污染,不应有孔洞、针眼、折痕、划伤等缺陷。

2.根据测试需求,按照固定的测试方向裁制12片(280±2)mmX(200±2)的平整试样,宽度方向与待测方向平行。

3.用于揉搓前后的针孔计数法测试和气体阻隔性测试的试样各3片,另6片试样不再进行揉搓试验,仅用于进行揉搓试样的针孔计数法或气体阻隔性的对照试验。


(2)柔性包装材料耐揉搓性能测试方法操作步骤

6.1.揉搓试验

A.开启揉搓仪器,固定揉搓频率为45次/min±1次/min,使直动轴与旋转轴回到初始位置,保持两轴之间相距180mm.

B.设置揉搓模式。可根据样品结构、测试方法及协商议定选择适宜的揉搓模式,常用揉搓模式如下:

a)模式A----长行程揉搓2700;

b)模式B----长行程揉搓900;

c)模式C----长行程揉搓270;

d)模式D----长行程揉搓20;

e)模式E----短行程揉搓20;

C.使用双面压敏胶带将试样中280mm长度方向的两边分别包裹贴覆于直动轴与旋转轴之外的支撑臂上,并用其他束紧器具辅助固定试样,防止揉搓过程中试样脱落。试样中200mm宽度方向的两侧之间不应有密封或胶粘,应使其自由分开。

D.启动试验,对试样进行揉搓。

E.揉搓结束后,取下试样,在中心位置标出(150±2)mmX(200±2)mm的测试区域,针孔计数法和气体阻隔性测试法均从该区取样。


6.2.耐揉搓性能评价

A.针孔计数法

a.将3片揉搓后试样分别平铺在3张末涂布的白色背景纸上,采用上面亚敏胶带固定,粘贴时应避开测试区域。

b.用漆刷将染色松节油充分涂刷至每片试样的测试区域,放置试样1min.

c.用纸巾擦除染色松节油,擦拭时需挤压试样与白色背景纸。

d.将试样从白色背景上移开,在(150±2)mmX(200±2)mm测试区域内统计每片试样的针孔数量。纸上每一个红色透印为一个针孔;色斑重叠处如有明显不同的中心标识,按中心标识的数量分别计数,不论多大尺寸的透印均作为针孔计数。

e.用同样的测试方法获得末揉搓试样的针孔数。

f.如至少1片揉搓后试样中末检测出针孔,需进一步采用气体阻隔性测试法验证试样的耐揉搓性能。


B.气体阻隔性测试法

a.揉搓后试样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贯穿性针孔或采用针孔计数法未检测到针孔时,可分别测试揉搓前后试样的气体透过率。

b.按照相关要求,分别采取3片揉搓后试样,用于气体阻隔性测试的试样。

c.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试何种气体的阻隔性,试验步骤遵循所采用的气体阻隔性测试方法标准。

d.依据同一种气体阻隔性测试方法标准,在性能完好的同台测试设备上完成揉搓前后试样的气体阻隔性试验。


7、试验结果

分别统计揉搓前后试样的针孔总数,计算每片试样测试区域平均针孔数,结果保留至整数;如采用气体阻隔性测试法进行测试,分别记录揉搓前后试样的气体透过率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本文件编号;

b)试验仪器名称及型号;

c)试样状态调节及试验的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

d)试样信息,包括试样名称、材质等描述;

e)试样的取样方向;

f)揉搓模式;

g)如揉搓出现针孔,分别记录未揉搓和揉搓后试样的针孔总数和揉搓前后每片试样的平均针孔数;

h)如进行气体阻隔性测试,记录未揉搓和揉搓后试样的气体阻隔性试验结果及单位,包括相应测试方法

标准文件号与测试的气体名称;

i)记录非正常的揉搓破损现象,如撕裂;

J)试验人员及日期;

K)任何与本文件的不同之处。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销售顾问: 0531-58531949

售后支持: 18615268674